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不良生活习惯会给大脑带来的损伤
目前中国的脑血管病患者
大约有1200万
每年新发病例
超过200万
在全世界范围内
脑血管疾病
是居全球第一位的致残疾病
其中70%以上
都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因此
脑健康可谓“头等”大事
你的大脑还好吗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得了脑部疾病才证明大脑处于不健康状态,这只说对了一半,大脑不健康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脑出现病症,比如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肿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
截至目前,器质性的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因的首位因素,其中脑卒中占主导地位。
在所有疾病中,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是最高的,其中70%以上的患者都会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另一种则是大脑处于“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
脑亚健康介于脑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大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患脑血管疾病。
脑部疾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属
以往人们总认为脑类疾病,是属于老年人的专属。
可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脑类疾病越来越偏爱年轻人,尤其是脑血管疾病。
下面小编就与大家一起来盘点损伤大脑的不良习惯:
这些行为最伤大脑,你占了几条?
01
懒于用脑
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使大脑处于缓慢状态,显然加快大脑的衰退。
02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对大脑的健康最不利,因为不吃早餐会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值,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而久之对大脑有害。
03
过度饱食
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饱食,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现象。
04
长期吸烟
常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吸烟对血管病变的影响远远高于其对肿瘤的影响,烟草使用及二手烟暴露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全球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中,约10%归因于烟草使用及二手烟暴露。
05
甜食过量
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06
过量饮酒
酒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显而易见,过量饮酒会发生酒精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饮酒还是适可而止为好。
07
蒙头睡觉
被窝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相对下降,这种睡觉方式越睡越累,让大脑“蒙在鼓里”,空气污染乘虚而入,实属盲目之举。
08
经常熬夜
通宵打麻将、午夜看电视、长时间开夜车,而大脑的超负荷运作,使大脑极易节外生枝。同时充足的睡眠可为精神“充电”。缺少睡眠,除了对大脑造成损伤,久而久之还会导致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以及多发性硬化症。
09
少言寡语
经常说话能起到锻炼大脑的作用,并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平时总是少言寡语、不苟言笑的人,没有充分促进大脑的发育,脑子也就容易“生锈”。
10
空气质量差
空气质量差易引发大脑缺氧,比如冬天开暖气,室内不通风,又挤满了人,就会觉得憋闷,出去透个气再回来立马就精神了,这是典型的空气质量差引起的大脑缺氧。
让大脑保持年轻,做好这些事
01
多吃绿叶菜
2018 年发表在《神经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虽然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衰退,但是如果每天能吃一份绿叶蔬菜可以防止人到老年之后记忆和思考能力的衰退。
02
控制好身材
肥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
2014 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30 多岁发胖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
而 40 岁发胖的人风险降到了 70%,50 岁则下降至 50%。
专家认为肥胖症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或许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系。
03
有午睡习惯
2021 年,上海交通大学孙林教授和安徽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韩彩教授等人在《英国医学杂志》子刊 General Psychiatry 杂志上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表明,午睡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并且有规律的午睡还可以提高思维敏捷性。
04
有运动习惯
运动除了让人体具有更充足体力和充沛精力外,还能让“脑力升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渝平介绍,人体通过锻炼有利于增强机体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性,而其中也包括对脑细胞的训练。
同时,当选择一些技能性运动时,运动期间需要大脑细胞不断思考,会刺激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应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平日可多选择练习球类运动或游泳等。
05
多读书看报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总医院干部病房赵奕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读书看报、写写算算,有规律地运转大脑,不断促进大脑神经及感官信息运动的活跃,有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推迟脑细胞的老化,延缓小脑萎缩的进程。
06
积极预防血管性疾病
赵奕医生表示,预防小脑萎缩,尤其是有脑萎缩遗传性家族史的患者,应该积极防治某些全身疾病。
尤其是影响血管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轻则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结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重则药物加以控制,当然用药应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编辑 / 孙冲
资料 / 健康时报 盐城健康 海南大学 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原标题:《中国脑健康日丨这些行为最伤大脑,你占了几条?》